×

账号登录

登录

还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快速注册

获取短信验证码
注册

前言

近来,不断听到很多家长反映为孩子选择学校是一件非常累心的事,家长不仅要四处打探消息,还要带着孩子实地考察体验。知名教育专家提醒,面对各类特色办学的学校,家长应理性选择,更应关注孩子自身个性特点和需求,选择一所适合其发展的学校。

四个关键点确定高品质好学校

  • 1

    特色原则

    有的学校是办学历史比较悠久的老牌名校或附属小学,有的是高品质的民办小学,这些都是很好的选择。家长在选择小学时,要结合自己的期望和小孩的兴趣,尽可能让孩子的天分得到尽情舒展。忌好高骛远。
  • 2

    自然原则,让孩子自然成长

    不因重要性而使孩子健康受损,剥夺孩子的幸福。家长不能用厚望代替孩子自主的权利,每个孩子都有权利享受当下的快乐。因此选择学校,首先要让孩子“自然生长”。
  • 3

    班额原则,忌人数过多

    小学的班额不能太大,当一个班人数过多,老师上课戴着麦克风说话,下面的学生坐得满满的,最后一排的同学看黑板都不是很清楚时,孩子们的学习肯定会受到影响。相反,如果班里孩子少,老师不但可以叫出孩子的名字,还能经常关心、教导他,会让孩子感觉良好,这对学习和自信心是一种很强的推动力。

  • 4

    费用原则

    专家建议,如果费用不成问题的话,一般来说,教学质量好的民办学校或者特色教学出众的民办学校都非常值得选择。民办学校建立在市场基础上,建校时间一般不长,新建的学校往往硬件设施比较好,机制也比较灵活,教育理念更加多元,教学方法也更加灵活开放。

小升初中

成绩优秀、学习能力强的考生,不应放弃就读名校的机会,而成绩平平的学生不一定要攀名校,因为“鹤立鸡群”与“沉底”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发展。家长若选择民校就要有放手让孩子锻炼的意识并考虑孩子承受能力。总之,小升初择校还是一句老话:“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因此“适合孩子的学校才是最好的学校户口”。



家长若要选择名校,还必须做好以下两个方面




  • 要有放手让孩子锻炼的意识




    • 1. 中国的教育现在大多是“抱着走”的教育方式。家长们总是不放心,总是到孩子能走路的时候还在抱着他,不敢放手让他走。生怕孩子摔个跤,犯个错,有挫折。
    • 2. 但是,没有挫折就不会长大,没有犯错误、没有摔跤就不会成熟。所以,一定首先要解决这个问题,要让孩子们去锻炼。
  • 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




    • 1. 有些孩子没有养成好习惯,你让他独立生活,到寄宿学校去,他可能根本管不住自己。而老师又不可能管得太细。这种情况下,家长确实很不放心
    • 2.所以,放不放孩子去寄宿学校,一定要根据孩子有没有基本的自立能力和较好的生活习惯来决定。
    • 3.如果孩子没有自立能力、好习惯,却被放到寄宿学校,那么第一年他会很痛苦,而且很失落,因为他一定是经常受批判的。毕竟寄宿学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制度,不懂规矩,不守制度,肯定会出问题。
    • 4.但是,有些孩子独立性很强,我想就应该让他去锻炼。所以,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

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学校?



  • 看排名观后效不如立足眼前




    • 1. 记者了解到,择校时,一般家长会特别关注学校办学时间的长短、在社会上的口碑、最近几年的相关排名、总体趋势是上升还是下降。对此,专家建议,家长选择学校往往都看重学校目前的排名,而实际上小学教育领域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每年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教育资源
    • 2. 得到优化。一些基础薄弱学校经过整合,教育质量和综合能力很可能会迅速地提升,而现在好一些的公办学校也难保在激烈的学校竞争中能保持“长盛不衰”。
    • 3. 所以家长不必过于看中学校的排名和过多考虑学校的发展对孩子的影响,在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更多关注的还应是“眼前”,看学校是否真正适合孩子。
  • 小升初学生成绩平平应慎选名校




    • 1. 每一年,有不少家长明明知道孩子成绩一般,但是硬要削尖脑袋,“拼爹”也好,补习也好,总之想尽一切办法也要进“名校”。对此,专家举例指出:“有很多人千方百计来找我,说‘我的孩子很聪明,他潜质很好,他一定会进步成为好学生,可惜他的考试成绩达
    • 2. 不到’。我说,差一点点,如果我有一点自主权,我可以给你一个机会。但是,差太多,硬要进来,实在是没有意义。因为你文化课的基础差太多的话,老师讲的不是你最需要的。你要老师详细给你讲的那一部分,可能老师一带而过,但你听不懂的那部分老师讲得头头是道。该你弄明白的你没时间弄明白,老师讲的对你来说就是对牛弹琴。”
    • 3. 因此,孩子成绩平平不一定要攀名校的门。家长应首要考虑孩子的基础和学习习惯。如果说孩子进到这个学校,这个学校的平均分比较高,你孩子进去的分数很低,与之差距很大的话,孩子进去会很难受。家长们不一定知道,老师讲课的要求、难度、进度,是根据平均水平来确定的,既不是成绩最好的那个,也不是最差的那个。
    • 4. 如果孩子跟学校的平均水平差距很大,即使去了名校一定是跟不上的。
  • 成绩差距大则自尊心易受挫




    • 1.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孩子进入名校,但每一次考试都不及格,也会产生很大问题。第一次考试不及格老师告诉你‘不行’,第二次考试又说你不行,老是说你不行,那孩子有多少承受能力?很多孩子,对一次说你不行可以承受,对两次说你不行可能会卯着劲往上冲,但是经常被说你不行,可能最后孩子自己真认为不行了。
    • 2. 事实上如果上一般的学校,老师说你很行,一次行,两次行,孩子就行了。所以,如果放在一般的学校,他可能及格,还可能名列前茅,但在名校孩子就成了一个失败者。因此,建议不要去强求所谓的名校,尤其是成绩差距很大的时候,去千方百计,去花钱进名校,是得不偿失的,没有意义的。
  • 量体裁衣择校才利于发挥潜能




    • 1.家提醒家长,一定要避免对孩子盲目期望,对名校盲目追求。他表示,名校确实存在许多优势:师资好,教学要求高,而且学生素质比较整齐,群体之间能起到互相促进作用,对孩子成长绝对有影响。
    • 2.但是,家长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即孩子的同学、伙伴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孩子在学校里面“鹤立鸡群”或“沉底”都不好,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利于孩子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应该选择跟孩子类型相近、水平相当的同学环境。
    • 3.只有在与周边的全体同学比较接近,有一定的竞争压力,且在竞争中略有一点优势的环境,对潜能的激发最好。一般来说,在学校里面,你中上,你就行,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你又中间靠前,对于自己的推动很好。你跑在前面,没有人跟你竞争,也许你不一定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你的潜能。跑在最后你也很难,因为你缺少自信。
    • 4.因此,家长对学校的选择一定要有区别对待、量体裁衣的思想。让每个孩子在适合他成长,适合他个性发展,适合他发展水平的学校里面成长,也许就是适合的。